帕金森    脑炎   手抖   脑萎缩

热门关键词:

   脑萎缩     帕金森    脑炎   手抖
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> 症状自测 > 脑血管 >

注意!高血压危害大,血压偏低也可能是病

  在我国,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,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.2%,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.9亿,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,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。但是你知道吗?血压过低同样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。

  低血压,晕起来可不是小事儿,无论是体质瘦弱的年轻人,还是被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长期“荼毒”的中老年,都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。最关键的是,它不知怎的就盯上你了,好好的人说晕就晕,多半是低血压导致的。今天就让跟小编一起来见识一下,这些“奇葩”的低血压类型!

  一、血压偏低也可能是病

  低血压是人体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水平的总称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定义,如果非同日3次测量的成年人血压低于90/60mmHg,老年人血压低于100/60 mmHg,则认为是低血压。因为病因多且复杂,大家记得不要开小差,也顺便筛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些情况。总的来说,低血压可以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。

  01生理性低血压

  指一些健康人群的血压值已经达到低血压标准,但是没有出现任何症状,长期以来,系统器官也没有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。这种情况不要太担心,多与遗传或身体瘦弱有关,又称为体质性低血压,常见于20~50岁的女性以及老年人等,可伴有头晕、乏力、心悸等症状。

  02病理性低血压

  与生理性低血压相反,病理性低血压不仅血压降低,还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。

  跟高血压一样,这种低血压也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,其危害也不容小觑。

  原发性低血压是没有明确疾病原因所致;

  继发性低血压则是由某些疾病导致的,如出血、腹泻、过敏、肿瘤等,这种低血压会随着原发疾病的进展情况而改变,所以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。

  总的来说,病理性低血压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:血容量不足,如大出血、腹泻等;心脏泵血功能不足,如心率过缓、心力衰竭等;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、营养不良等等。

  除此之外,高血压患者不合理地应用降压药,也会出现低血压。

 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

  (点击看大图↓)

  ▲ 数据来自:中国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、首席杨传华

  二、低血压的危害

  可别小瞧了低血压,别看它存在感低,发起威来可不输它的“老大哥”高血压。

  这是因为低血压会让人体的各器官供血不足,血液循环缓慢,情况严重时更是会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。

  01既伤脑又伤心

  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比较敏感,所以由低血压引起的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较为突出,研究发现,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、脑梗死等。

  除此之外,长期处于低血压状态,还会诱发心肌缺血、心绞痛等,这是因为血压过低会导致冠脉供血不足。

  02影响工作生活

  低血压患者普遍会有头晕、头痛、疲劳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晕车、晕船等症状,代入发现真的哪一条都伤不起,都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突然发生的、比较严重的低血压,甚至会发生昏厥、摔倒。

  03对人体各系统机能的伤害

  患者长时间处于低血压状态,会出现听力下降,视觉减弱,记忆力衰退等症状,容易引发心情压抑,久之可能产生抑郁。除此之外,低血压还会增加认知障碍的风险。

  三、这几种低血压需小心

  以下科普知识及建议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疗依据,如有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。

  01、站起来就头晕,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

  由卧位转为直立位,或头部倾斜60°以上时,收缩压下降≥20 mmHg和(或)舒张压下降≥10 mmHg。简单来说就是,当你起床或者久坐后突然起立,突然出现一过性头晕、眼花、恶心等症状,平卧后这些症状又慢慢缓解,那有可能就是体位性低血压。

  体位性低血压不是一种特殊疾病,而是在多因素基础上,人体血压调节出现异常导致的。这种现象比较普遍,多发生于一些血压调节机制较弱的人身上。也与一些慢性疾病相关,包括帕金森、高血压、心力衰竭等。

  体位性低血压病情严重时,患者每次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,可出现头晕、晕厥、跌倒、骨折、外伤甚至脑出血等情况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  干预建议

  非药物疗法为首选

  1、补充血容量:建议每天至少饮水2L以保证正常或稍偏高的血容量,这也是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法之一。

  2、三个半分钟原则:这种逐级变换体位的方法应用广泛,且验证有效。即起床时取半坐卧位 30秒,双足垂于床沿30秒,扶墙站立30秒,无不适后方行走(建议早上多加应用)。

  3、运动训练:宜选择踏步、散步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,活动时间在20-30分钟即可。

  02餐后低血压,多发生于老年人群

  餐后2h内收缩压降低20mmHg以上,或基础收缩压高于100mmHg时降至90mmHg以下者,症状表现为晕厥、心绞痛、恶心、视物模糊等,但多数患者不会感到明显不适,所以容易被忽略。

  但是,餐后低血压也与心脑血管意外及死亡率相关,所以高危人群即使没有不适,也需要注意是否有这种低血压。

  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和一些慢性疾病人群,如高血压、帕金森、糖尿病等,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。

  干预建议

  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,需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合并症等制定干预方案,一般建议如下:

  1、调整饮食结构:少食多餐,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;使用非营养类增甜剂,如木糖、木糖醇、麦芽糖、麦芽糊精等;餐前饮水并适当降低食物温度;

  2、餐后运动:餐后建议以行走为主,尽量选择个人适宜的运动方式及强度;

  3、药物治疗: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。

  03药物性低血压,高血压患者需谨慎

  服用一些药物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,例如一些降压药物、精神类药物、抗心绞痛药物、利尿药等等。

  其中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,降压过快、降压药物过强等都可能会低血压,例如白大衣高血压患者,这种血压升高有时是阵发性的,不能盲目进行降压治疗。

  干预建议:

  诊治高血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,鉴别阵发性与持续性高血压。动态血压监测是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有效手段。

  降压不能凭感觉一味求快,降压药物不能过强,制定科学合理的降压目标在诊治高血压时非常重要。

  总的一句话,还是要严格遵照医嘱,根据个人情况合理、规律用药。

推荐医师

热门解答

问:诊断为帕金森,怎么办

帕金森是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疾病,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选择一些...[已解决]

问:可以治脑梗吗?费用大概多少?

你好,脑梗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,使动脉狭窄加重....[已解决]

问:脑出血后遗症三年了还能治疗吗?

你好,脑出血后遗症一般是神经受压迫等问题造成.....[已解决]

在线咨询

输入你想知道的问题,点击“提交”获取答案
咨询电话:028-68760707